“——沒了?”
柳夫人點頭:“我就記得這麼多了。他們好多事都瞞著我,我當時小,也不關心這些。”
滇寧王深覺上當:“這算什麼線索!來人——”
又要喊人來把柳夫人當場勒死。
柳夫人吃這一嚇,又擠出來了點:“好像是要在什麼案檔上改,我聽得斷斷續續的,又這麼多年過去了,實在不敢肯定。”
這跟沒說仍舊沒什麼兩樣,滇寧王又要喊人,但這回再嚇也嚇不出新的了,柳夫人隻是嚇得痛哭求饒。
沐元瑜隻能讓人把她帶走,柳夫人見她說話還算話,滿心感激,抖抖索索地哭著走了。
☆、第181章
柳夫人臨危掙扎出的這一點線索, 實在雞肋而莫名得很,便是朱謹深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沐元瑜就更一頭霧水了, 用腦半晌失敗之後,隻能道:“算了,殿下,再過一陣看罷, 說不準冒出新的線索, 或是逢著對景的時候,一下就豁然開朗了,現在我們對這個首領仍是幾乎一無所知, 再想,也是白想。”
朱謹深沉吟著:“也不算一無所知——首先, 根據柳氏的新線索, 這個人改過年紀,他原比柳氏大兩歲,在柳氏十一二歲的時候有過這個舉動——或者, 至少是有過這個念頭, 那麼他當時就是大約十四歲左右, 他為什麼會想要改年紀?並且還涉及案檔, 是什麼案檔?家譜這類肯定是不能算的, 再是久遠的事, 柳夫人不至於連這常見的兩個字都記不住,應當是她閨中生活中較少出現的物事,她才會記不住。”
他不放棄, 沐元瑜也就有信心跟著一同猜下去:“衙門裡的人口黃冊?”
這是本朝的一種戶籍制度,以戶為單位,詳細記載了每一個百姓的姓名年齡籍貫等資料,由各府縣衙門派員深入每家每戶查證統計,造冊完成後,除布政使司、府縣衙門留有存檔外,還會統一報送戶部,主要是作為徵收稅賦的依據。
這本黃冊,每十年更造一次,丁口或是田畝有變化都會在這裡顯示出來——不要嫌棄這個年限太長,以此時的人力物力,這十年一更新能更出準確數據就不錯了,因為直接跟賦稅掛鉤,想法設法在裡面搞鬼的人多了。
但柳夫人這個兄長改年紀,應該跟稅賦沒什麼關系,攪出這麼大風雨的人,還不至於賴朝廷兩個稅錢,不是高風亮節,是風險與收益不匹配。
沐元瑜眼前一亮:“他要想把這年紀改得萬無一失,不留漏洞,那就需要連通四關,布政使司、當地知府衙門、縣衙,以及最高層的戶部——其中縣衙關是最好過的,管事的小吏若是個貪錢的,隨便給他塞點錢就能改了,知府衙門找點關系也不算很難,可再往上,布政使司和戶部的門就不那麼好進了,在那許多年前,他有這麼大能耐的可能性實在不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對出來這些黃冊裡有誰的年紀是——”
Advertisement
她聲音消下去了,因為忽然發現這個思路也許不錯,但此路不通,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個首領的本籍是在哪裡,人口黃冊比都察院的陳年舊檔可是多得多了去了,這要滿天下一個個去對,對到她頭發白了也不一定對得出來。
但朱謹深還是肯定了她:“應該就是黃冊。”
沐元瑜皺著臉:“可是沒用啊。”
朱謹深微微一笑:“怎麼沒用,至少,此人改黃冊,不改別的,隻改年紀,為了什麼?”
“盡量撇清跟柳夫人的關系,讓人無法把他們聯想到一起去?”沐元瑜胡猜。
“可能有一點,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朱謹深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他跟柳氏本來就不在一處戶籍上,何況若隻為這個,為何隻有他改,柳氏的二兄不改呢?”
沐元瑜放棄思考:“——殿下,你說,我聽。”
“如果隻為在外行走時掩飾,那口頭上宣稱就可以,至多在自家裡囑咐好了,再把家譜裡的修一修,黃冊這種東西,尋常人是看不到也根本不會想到去看的。”
這一點沐元瑜表示贊同,黃冊十年才一更造,這個更新頻率已經決定了它不是第一手資料,跟後世不能比,真想了解一個人,去現問他家的鄰居大娘打聽都比看黃冊靠譜。所以隻為了行走方便,更改黃冊還隻改年紀毫無必要。
“但他卻這麼做了,那就有一定得這麼做的理由,也就是說,他要做的事,跟黃冊一定有關系,或者,他知道別人必定會通過黃冊查證他,才提前打好這個埋伏——什麼人會考慮通過調閱黃冊的方式去查證一個人?”
沐元瑜脫口而出:“官方——不,官府!”
黃冊名義上不對私人開放——當然錢使得到位,不是不能看一看,但還是那句話,普通人真沒看別人黃冊的需求,這種呆板而正式的方法,出自官方行為才合理得多。
“他幹這種掉腦袋的買賣,哪天走漏了風聲,被官府調查一點也不奇怪,不過,不改丁口,改個年紀又能對他有多大好處呢?”沐元瑜又糾結住了,然後滿懷期待地望向朱謹深。
“我也不知道。”
沐元瑜:“……”
沒有得到想象中的智慧的指引,她略懵。
朱謹深道:“你等我再想想。”
沐元瑜敏銳地察覺了他情緒中的一小點低落,立刻道:“殿下,你歇息會罷,這想不出來太正常了,就這麼點糊裡糊塗的線索,神仙也想不出來啊。”
又安慰他,“你別擔心,就剩這一根獨苗了,他就是攢了一肚子的壞水,也沒本事冒出來,隻能噎死他自己。”
朱謹深隻是仍沉吟著,微擰著眉:“嗯。”
不管這個首領的身份到底挖不挖得出來,他們是不能一直在這裡空想,行李已經收拾齊備,滇寧王催著他們上京了。
他們沒有帶上這裡的兵力,一來兩地相隔太遠了,歷來赴京救駕都極少動用到雲貴兩省兵力,情勢真壞到了這個地步,等這裡的軍隊趕過去,基本也來不及了;二來,沿途所耗糧草是個大問題,這可不是沐元瑜帶的那兩萬人,就是滇寧王府也貼不起這麼高昂的消耗,三來,沒接到朝廷詔令,他們是不能擅動兵馬入中原腹地的,中途很容易被州府攔截下來,不許過關,朱謹深的身份也不管用。
幾方綜合之下,最終護送他們的就仍是朱謹深帶來的兩千營兵及沐元瑜的護衛們。
同時他們攜帶上了此行的戰利品們——一窩餘孽及東蠻牛王子。
沐元瑜來匯報完了,滇寧王聽著這個陣容很滿意,雲南的捷報是已經送上京了,這批戰利品隨後往午門上一綁,大胖孫子寧寧再往皇帝面前一擺,還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呢?
他放心地閉了眼,道:“行啦,去吧,吵了我這些天,如今終於能安心養病了。”
沐元瑜險些要衝他丟一個白眼——到底是誰吵誰!
話出口,還是嘆息著拐了彎:“父王,我去了,你可要好好地等著我回來。”
滇寧王“嗯”了一聲:“知道了”
**
諸樣告別不必多敘,赴京旅途正式開始。
護送朱謹深過來的營兵千戶很奇怪,他滿腔的納悶快衝破天際了,以至於終於忍不住有點犯上地過來問朱謹深:“殿下,我們上京,為什麼把沐世子的小外甥帶著啊?”
那小肉團子被保護得可好,一整天都在馬車裡,他至今就隻瞄見過他大紅的小褂子角角。
朱謹深望了千戶一眼,這些營兵們當然是不能住在滇寧王府裡的,這些時日都另外安置了,所以王府裡發生的事,他們是一概不知道。
他被首領身份一直困擾著的心情忽然好了點,向千戶招了下手:“你過來一點。”
千戶忙在馬上把身體歪過去。這一聽就是有秘聞啊,皇子殿下跟他分享秘聞,多大的榮幸!
“沐世子的外甥,是我的兒子。”
千戶先一愣:“這是怎麼個輩分?——啊!”
後一聲慘叫是因為他反應了過來,險些從馬上摔下去。
什、什麼?!
這位殿下來的時候可是個正宗光棍啊,要說跟沐世子那個同胞妹子生出點什麼曖昧情愫他還能理解——嗯,沐元瑜的同胞“妹妹”找回來這事他是知道的,剛到雲南那會兒他沒什麼事,大街小巷亂逛,亂七八糟的本地豪門小道消息很是灌了一耳朵。
可有兒子是什麼鬼?!
他都不用扳手指算,哪怕這位殿下來的第一天晚上就跟人天雷勾動地火了,那日子也來不及啊!
朱謹深看著他,表情略不善:“你不用知道那麼多,我就是告訴你,我有兒子了,你一路要保護好他,不管出什麼事,以他為優先。”
千戶吞了口口水:“是、是。”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產生了錯覺,總覺得朱謹深開始告訴他的口氣很好的,其後翻臉,是因為他的反應不對,導致他好像有點炫耀失敗似的——這是挺心塞的,他也是胡思亂想,人家的兒子人家自己還不清楚嗎?就他知道懷胎要十個月?
這不知是哪天就搭上的呢,皇子殿下的風流事,還得跟他交代得清清楚楚不成。
“殿下,您家的小公子可真是生來不俗哈,這一路了,我都沒聽他哭一聲,再沒見誰家孩子這麼懂事乖巧的。”
朱謹深的表情舒緩了:“寧寧是不愛哭,愛笑。”
千戶摸對了脈,才放下心來。
朱謹深又轉臉囑咐他:“先不要往外說,我隻告訴了你。”
千戶連忙點頭,又很佩服地拍了一句:“殿下真是辦大事的人。”
可不是嘛,不聲不響地,守住了雲南不說,兒子都蹦出了一個,真是什麼都沒耽誤啊。
☆、第182章
返京隊伍的中心點寧寧很爭氣, 一個半月的旅程中, 他隻有因為出牙難過而發了點熱, 哭鬧了兩場, 沐元瑜同朱謹深徹夜不眠守著他, 終於待熱度下去,那點難受勁沒了, 兩個大人頂著烏黑的眼圈劫後餘生,昏昏欲睡,他的精神倒又好上來了。
途徑城鎮,外面不知為什麼喜事敲鑼打鼓地熱鬧,張嬤嬤怕吵著他, 忙要把他耳朵捂著,不想寧寧醒過來, 不哭不鬧也不害怕,“啊啊”地就指向外頭, 眼睛裡還帶著一點朦朧睡意,但執著地要看起熱鬧來了。
這時已是三月裡的豔陽天了, 不怕有風吹凍了小娃娃, 張嬤嬤捺不住他哀求,就抱著他湊到車窗旁邊, 把車簾掀開一線讓他看著。
“……”
什麼也看不著, 兩邊密密的護衛環繞著,從寧寧這個角度,隻能瞅見漢子們的大長腿。
“啊, 啊。”
不要看這個,看了一路,早膩了。
第一次見面,天才醫生許聞璟面無表情建議我,「最好給自己找個男
"下班看到業主群裡紅包發得火熱。 我一看,原來是樓上住戶的寶寶從床上摔了下來,在微信群裡討要百家錢。 我沒有理會,關掉了手機。 過了幾天,我的家庭住址被人扒出來放在網上。 原來是他家孩子又從床上摔下來,摔到了頭,直接沒了氣。 我被眾人冠上「沒有同情心的殺人兇手」名頭,被網暴致死。 重活一世,我加了樓上住戶的微信。 不是愛討錢嗎? 我們這一小區的住戶怎麼夠。"
"陸詢家世顯赫,更是生得形貌昳麗,雅冠京城。 陸詢初見玉珠時,她隻是個小宮女,嬌美乖巧,憑他溫寵。 陸詢想,他該給她一個名分。 小美人卻誣陷他身體有疾,逃之夭夭。"
發現夫君在外另有家室那日,我掃雪掃得腰疼難忍。夫君說去幫我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