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總被欺負哭

第101章

  在汴京以南的定陶,一間普通的二進院落內,一著帽結纓的年輕文士正持著書卷,領著數名小兒讀書。


  定陶本是宋國的土地,去歲因晉國大將軍墨橋生領兵入侵,迫使宋襄公遷都到了彭城。


  宋襄公將北部夾在晉國及衛國中間的幾個郡縣,一股腦的割讓給了晉國。


  定陶本就是富庶之地,文人士子匯聚,便是普通百姓中稍微富裕之家,也時常送家中小兒到學館識上幾個字。


  因而城中像這樣的私塾倒是不少。


  “博文君,博文君。”另一個年輕文士在門外呼喚,正是這裡的夫子董博文的好友李闕。


  董博文和學生交代了幾句,走出學堂,引好友坐於偏室。


  “闕君何事如此開懷?”董博文煮茶待客。


  “博文你聽說了嗎?”李闕一臉興奮,“晉越侯頒布新政,設郡學,興私塾,開科取士!你我這等平民學子,也有機會入朝為官了。”


  董博文吃了一驚:“此話當真?”


  “自然是真的,如今郡署大門正貼著告示呢。郡中將設郡學,郡中學子可參與考核,擇優入選。考入郡學者不但能免其賦稅,每月還可領幾石粟米補貼家用。隻是不易考入,全郡隻招三十人。但像博文君這般高才,擇入必是無憂的。”


  董博文沉思了片刻,“這還真讓我意外。先時,我看我們這位新主君推行軍功授爵制。以為其是一位好勇鬥狠,一心開疆擴土之人。卻想不到此人尚有這等遠見。”


  “這可是進民德、開民智之舉啊。”李闕面色激動的泛紅,在好友面前壓低了聲音,“說實話,我覺得這位新主公,比宋襄公可是強多了,我們定陶被割讓給晉國,對定陶百姓來說倒也不是什麼壞事。”


  董博文眯起了雙眼:“主公此舉,不僅是為開民智。更是使得寒門子弟入朝為官,打破的是世家貴族對朝堂的壟斷。闕君你說得對,我們能成為這樣一位主君的子民,確實是一件幸運的事。”


  類似這樣的對話,在晉國國土的各處接連響起著。


  但頌布了這些政令的程千葉,還不知道她的一道政令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多大的波瀾。

Advertisement


  她已經回到了汴京,正坐在朝梧殿內,向著她那已經兩歲的“兒子”程鵬招手:“鵬兒,到我這裡來。”


  兩歲多的小包子拽緊母親許妃的衣袖。


  他自出生以來,和父親待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


  年紀小小的他看著眼前年輕俊朗的男子,既孺慕又緊張,遲疑著不敢上前。


  直到母親在他後背輕輕推了一下,他才鼓起勇氣,走上前去,伸出白白胖胖的小手,端正的行了個禮,漲紅著小臉,叫了一句:“君父。”


  程千葉把他抱了起來,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提筆膏墨,在白紙上寫下一個千字,一個羽字。


  “鵬兒識字了嗎?我教你認字,”程千葉指著桌上的字念道,“這個字讀千,這個字讀羽,是父親的名字哦。來,你跟著我讀一遍,千,羽。”


  奶聲奶氣的跟讀聲在寬闊的朝梧殿內響起。


  許妃側過臉,悄悄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淚水。


  事到如今,這個世界上能夠想念她那位真正的夫君之人,除了她,也隻有眼前的公主還有太夫人了。


  阿甲進來的時候,正看見程千葉在教程鵬認他的名字,


  “鵬字,乃是取至鵬程萬裡之意,將來我們大晉的國土越來越大,鵬兒便如大鵬展翅一般,守護我們的國家。”


  程鵬坐在父親的腿上,雙眸亮晶晶的,聽著父親述說著在他名字裡賦予的心願。


  看到阿甲進來了,程千葉把兒子從膝蓋上抱下來,讓許妃領著他回去了。


  她接過阿甲遞上來的奏折,一份份批閱。


  “主……主公。”阿甲有些吞吞吐吐。


  “說吧。”程千葉頭也不抬。


  阿甲磨磨蹭蹭的道:“周大人給那個暗起了個名字,隨周大人姓周,叫周明。”


  程千葉抬起眉毛,看向阿甲。


  “所以呢?”


  阿甲的面色有些紅了,半天不說話,隻是看著程千葉桌上剛剛教程鵬認名字的那張紙。


  程千葉哈哈一笑,翻出一頁白紙,提好筆:“行,我也給你起個名字。你想姓什麼?跟我姓程還是你有什麼想要的名字?”


  “卑職……那時候雖然還小,依稀還記得自己姓夏。”


  程千葉想了想,提落下兩個端正的字:“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陽正可人。現在正好是夏日,你又姓夏,就叫夏菲吧。”


  她從抽屜中翻出一塊明豔喜人的翡翠,放在了那寫著夏菲名字的紙上,一起交給了身邊的少女。


  “菲同翡,夏菲,在我眼中你就像翡翠一般的漂亮呢。”


  張馥向著朝梧殿走來的時候,正巧碰見呆立在殿外回廊上的夏菲。


  那位素來冷漠的死侍,雙手捧著一頁薄薄的白紙,紙上託著一塊碧綠的翡翠。


  她低頭凝望著那塊在夏日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寶石,露出了一副張馥從未見過的表情。


  “阿甲,怎麼了?”張馥問道。


  夏菲回過神來,抬頭看向張馥,在陽光中露出了屬於自己的笑容,


  “張大人,以後我不叫阿甲了,主公給我賜了名字,夏菲。”


  張馥進入朝梧殿內,程千葉正在看墨橋生發來的前線戰報。


  墨橋生率領著二十萬大軍,已經越過秦嶺向著韓全林所在的漢中進發。


  韓全林氣急敗壞,如臨大敵,親自領軍相抗。


  “張大人,你看一下,又是捷報,橋生就從來沒讓我失望過。”程千葉興奮的把軍報遞過去。


  張馥卻沒有像程千葉一般高興,他沉默片刻,開口道:“主公,墨將軍戰功赫赫,是不是應該封賞賜些什麼?”


  “當然,”程千葉道,“按照軍功,他該升十六級大上造爵位了。”


  “若是他真的拿下漢中全境呢?”


  “那就一路讓他升上列侯,關內侯啊。”


  張馥行了個禮:“按墨將軍這樣立功的速度下去,總有封無可封的一日。”


  程千葉向後坐直了身體,她看著張馥,意識到他話中有話:“張大人心中有何疑慮,請直說吧。”


  張馥無奈的嘆了口氣,行了禮,把話說開:“主公,我們晉國近年來領土擴張,人口大增,兵力比起兩年前翻了十倍。如今全境士伍人數,合計四十萬有餘。但是單豐都墨將軍所率軍馬就達二十萬之眾。”


  他嚴肅的看著程千葉,“而且,隨著戰爭的延續,他的兵馬竟然還能不停的增多,他佔據了豐都周圍諸城,甚至不需要我們提供糧草,就可獨立向韓全林開戰。”


  “主公,我知道您信賴墨將軍,但作為一國之君,是不能將國家的命運僅僅依託在信賴二字上的。”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程千葉看著張馥,“我會認真考慮你說的話。但我心中有我的決斷,也請你相信我的判斷。”


  張馥不再言語,低頭告退。


  程千葉嘆了口氣,摸出墨橋生夾帶在戰報中寄給她的一封私信,慢慢拆開,一點點的讀了起來。


  那端端正正的字跡,記錄了前線生活的點點滴滴,字裡行間,流露著寫信之人含蓄的相思之意。


  在信的末尾,極細小的寫了一行字,算是回復了程千葉上一封私信的那些話:


  隻要主公喜歡,便是弄疼我也……無妨。


  程千葉一下咬住了嘴唇:這家伙竟然學會勾人了。


  管他什麼封無可封,等他封無可封之時,我就把公主嫁給他。


  作者有話要說:  


  另外看到有小可愛在討論楊盛的問題,


  不是說橋生如果造反士兵就一定會全部跟著他造反,像是程千葉這種比較得人心的君主,底下將軍如果造反要承擔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但是作為君主肯定不會放心這樣一個手握重兵,帶著部隊自給自足,一圈打下來的地盤快趕上國土的大將軍。楊盛作為橋生的親信,肯定是從橋生的角度來考慮,畢竟這關乎橋生的性命,而對主公沒有什麼真正的威脅。


  我感覺如果不是主公對橋生有足夠信賴,橋生的下場應該就和韓信類似。


第104章


  轉眼又到了秋季,


  秋季是一年中收獲的季節,沒有天子約束的諸侯們似乎也覺得到了該收獲的時候,紛紛脫下了冠在自己頭上多年的爵位,開始自立為王了起來。


  先是齊地的華宇直自封膠東王。


  與他相鄰的呂宋不甘落後,隨即自立為常山王。


  此後楚王自封為楚安王,衛國、宋國、魯國的國君也各種稱王。


  便連在漢陽被晉國大將軍墨橋生接連擊敗,已被圍困在國都南鄭數月的韓全林,也給自己封了一個漢王,以圖在徹底落敗之前過一把稱王的癮。


  隻有這兩年風頭正勁的晉國,倒是不緊不慢,還不曾有動靜。


  這個時候的晉國都城汴京。治慄內使肖瑾出了城走了五裡地,才在一處農田的地頭上找到了他的主公。


  晉越侯程千葉正和大司空崔佑魚並排蹲在田埂上,看著在新修的水利工程灌溉下肥沃起來的土壤。


  二人身後齊刷刷的站著程鳳,夏菲及一眾侍衛。


  他們無奈的看著自己那金尊玉貴的主公,正豪無形象陪著那個崔瘋子摸泥巴,弄得滿手泥。


  平日裡在朝堂上寡言少語的崔佑魚,此刻正蹲在主公身邊誇誇其談:“如今我們已經引濟水灌溉汴州一帶,利用河水的灌溉衝洗,使得汴京附近含過多鹽碱的土地變成肥沃的良田。據臣了解,今年百姓的畝產比往年又增加了不少。”


  程千葉用帶著泥的手摸了摸下巴:“但是我聽說膠東地區都在種冬小麥,今茲美禾,來茲美麥,一年能兩熟。我們的這很多土地卻還需要輪流休耕,這樣我們兩百畝田還比不上他們一百畝的收成,吃虧了啊。”


  崔佑魚在水利建築上十分專業,於農事也屬於一竅不通的類型,一時被問得愣住了。


  肖瑾上前行了個禮:“主公叫臣等好找,明日是主公建制大典,主公何以還在此地。”


  程千葉站了起來,就著碧雲和小秋端上前的水盆,洗了洗手:“不就是換個稱呼嗎?明日去走個形式就好。又不是說你稱個王,就真的成為天下共主了。”


  她嘴上這麼說,還是扯了扯衣襟隨著肖瑾往回走。


  “肖大人,我剛剛問的問題你知道嗎?為什麼我國的土地不能一年兩熟制?”


  肖瑾不好意思的道:“臣慚愧,臣雖為治慄內使,為主公總管全國谷租稅,鹽鐵錢。但於農事上卻不精通。”


  程千葉擺擺手:“這怎麼能怪你,你出身世家,後隨我從軍,怎麼可能通農事。治慄內使之職總管全國財政,十分要緊。你性格嚴謹又是我十分信任之人,已是擔任這個職位最為合適的人。”


  肖瑾心中很是感動,他開口道:“因土壤不同,在我晉國北部絳城一帶隻宜種麥、豆二物而已。到了汴京這裡,宜種黍、稷、麥、梁,已是好了很多。我聽聞也隻有宋衛兩國,及膠東王華宇直的國土內,因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才普及了一年兩熟之技。”


  程千葉喃喃自語:“方才也問了數名老農夫,汴京這裡的土壤確實肥沃了不少,之所以沒能今茲美禾,來茲美麥,估計還是我們沒有組織人手來系統的推廣農業技術。等農民們自發的都學會了,那得要多少年?”


  肖瑾有些吃驚,在這個各國都急著擴張領土,厲兵秣馬的時候。沒想到他的主公卻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農業生產之上。


  說實在,因為他出生軍事世家,難免對處於底層百姓的生活下意思的有些忽略。


  但這位本應該養在深宮之中,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葉公主,卻在一開始坐上主公的位置之時,就十分的注重改善底層人民的民生。


  她修建水利,是為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出更役制度,使得新兵在正式參戰之前得到一定的訓練,為的是減少新兵在戰場上的死亡。她甚至為了鼓舞士氣,給那些奴隸爭取了恢復自由之身的機會,排除眾異設立了軍功授爵制。

最新發佈

大男主會愛上惡毒女配嗎

大男主會愛上惡毒女配嗎

現代言情

"我穿成了耽美文的女配。 我看了眼被我踩在腳下,雙目赤紅的男主,心死了。"

蓄謀已久

蓄謀已久

現代言情

"住男友家第一晚,我進錯了房間。 半夜,有人爬上我的床。 睡衣被撩起。 「沈奕,別鬧。」 我迷迷糊糊蘇醒,以為是男友。 他像是沒聽見,熾熱的吻盡數落在我的脖頸。 男友跟平日裡純情青澀的模樣,判若兩人。 聞到空氣裡淡淡的酒味,我明白過來。 酒壯慫人膽。 我沒再拒絕,主動伸手勾住了他的脖子。 「哥,你在房裡嗎?」 突然,門外沈奕的聲音清晰地傳來。 我頓時怔住。 如果沈奕在外面,那裡面的人是誰?!"

被拆的暖氣

被拆的暖氣

現代言情

"暖氣不足,全班加裝暖氣片,總計 2500,我一人出了 2000。 沒想到,加裝暖氣片後,輔導員直接把我安排在了教室最冷的角落。"

冬宜

冬宜

古裝言情

"我和陛下做過短暫的夫妻。 後來我離開皇宮,改嫁了。 誕下子嗣時,遠在京城的陛下遣人送來一張起名帖。"

+A -A